邻园回顾总结过去见过的一些同学自己写的个人陈述,结合之前在《留学申请最保守的逻辑》提及的“证明逻辑”,来谈谈申请文书写作的原则以及常见的几个写作误区,期盼能帮助正考虑DIY留学文书的同学。
为了方便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让我们以“申请研究生留学”为例,展开说明。
从最朴素的常识来看,申请如果是做题的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申请人必须通过两道审题的关卡,才能准确把脉当下各类具体的研究生留学文书写法。
第一,题目性质层面的关卡。回头看“申请研究生留学”这7个字,涉及两点:
- 是留学申请。
- 将留学申请限制在研究生申请阶段。
第1点的意思,留学申请,最保守的逻辑是证明自己。可是证明自己的什么呢? 于是有了第2点的意思,即将这个证明限制在证明自己有资格进入某院校攻读研究生。这是“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所以无论如何必须证明自己思辨能力的理性和深度,这种理性和深度足以让您胜任研究生深造。除此之外,具体还需证明自己哪些资格呢?这就与自己所申的具体专业的要求挂钩了。而这些要求在学校官网里一般叫Admission Requirements 或Entrance Requirements,以项目列表或以表格形式列举出来。这些要求中,一定会有一个要求,是设置留学文书题目来让申请人作答。这样一来,便有了语言层面的关卡。
对于语言层面层面的关卡,申请人必须能读懂自己所申院校专业的留学文书题目要求。这里先以最核心的个人陈述为例,基本上每个学校对个人陈述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如果说部分英国大学的个人文书题目要求大同小异,美国各院校研究生入学申请的个人陈述题目则五花八门各具特色。邻园无意在此逐一解释各院校题目含义,但“实事求是”地分析思考题目的内容确是最真实最朴素也最科学的途径。
比如,有些学校的个人陈述题目只有一行,大意是“请提供一篇个人陈述,谈谈您个人的职业规划,研究潜力,可能的特殊才能以及选择我们学校的原因。字数建议在1000左右”。那么请如实分析个题目的要求,准备提供自己的职业规划,证明研究潜力的案例,可能的特殊才能案例以及选择具体的学校的原因。再进一步各个击破,要写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过往,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理想和对行业的认识; 要证明研究潜力,仔细回忆过去/现在学习或研究过程中展示自己相应的具体的研究能力的案子(比如思维周密、细致、灵活等等); 至于特殊才能,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如实反映; 选校的原因相对简单,想想自己是怎么了解到这个学校的?将它跟其他学校对比后发现什么独到的吸引你的地方,比如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等等。
再如,美国学校喜欢让申请人写Essay,如“请给一个您遇到两难困境的例子,或者展示自己领导力的团队合作案例。从中您有什么成就或失败值得吸取教训的地方吗?请限制在800字内”? 国内有同学看到这个题目后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最好不提供失败的案例、这样会给招生老师的印象不好等等。其实,海外院校学术环境跟国内较大,招生老师题目的意思很明显,完全允许申请人写一个失败的经历、并总结出值得吸取的教训甚至日后有相应的改进。所以,前述担心实属多余,其潜意识已经将国内外学术环境等同起来,导致自己做出了错误判断。因此园主希望借助本文来告诉大家,如果对这些学术环境差异的细节不了解,那么请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这个题目即可。按题目要求,申请人只需如实提供一个遇到两难困境的案例,或展示自己领导力的团队合作案例,然后在这个案例(事件/活动)的最后是取得成功/成就了,还是失败了?尽管如实作答,失败了则补充说吸取到的教训和给自己成长历程的重要意义云云。如此已经是很好地切合题目要求来答题,只要英语文法不算太烂,就是一份良好的答卷。
由上举例可知,但凡文书题目,申请人只需扣题回答,答完收笔,绝不会错。这种朴素的自然的逻辑,是园主一再强调”证明逻辑”的原因,也是邻园区别于市面上流行的“写留学文书就是推销自己”的重要原因。毕竟,园主认为,申请人极可能为了推销自己而不能准确审题答题,落入泛泛而谈八面玲珑的窠臼。更有甚者,为了将自己打扮完美无暇,拼凑数篇网上摘录的所谓“高分文书”写作内容,惘然无视摆在眼前近在咫尺的文书具体题目要求,不屑于实事求是审题答题,其结局还能如何?想其考试数十载,而今栽在区区留学文书上,岂不痛哉!